跳转至

背包问题

2002 个字 275 行代码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

Acknowledgement

原文链接

01 背包

0-1 背包问题定义 & 基本实现

问题: 有个容量为V大小的背包,有很多不同重量weight[i](i=1..n)不同价值value[i](i=1..n)的物品,每种物品只有一个,想计算一下最多能放多少价值的货物。

DP 的关键也是难点是找到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,进而找到状态转移方程,编码就相对容易些。最优子结构保证每个状态是最优的,重叠子问题也即 n 状态的求法和 n-1 状态的求法是一样的;DP 在实现上一般是根据状态转移方程自底向上的迭代求得最优解(也可以使用递归自顶向下求解

回到 0-1 背包,每个物体 i,对应着两种状态: - 放入 - 不放入背包

背包的最优解是在面对每个物体时选择能够最大化背包价值的状态。0-1 背包的状态转移方程为

f(i,v) = max{ f(i-1,v), f(i-1,v-c[i])+w[i] }

f(i,v)表示前 i 个物体面对容量为 v 时背包的最大价值,c[i]代表物体 i cost( 即重量 )w[i]代表物体 i 的价值; 如果第i个物体不放入背包,则背包的最大价值等于前i-1个物体面对容量v的最大价值; 如果第i个物体选择放入,则背包的最大价值等于前i-1个物体面对容量v-cost[i]的最大价值加上物体i的价值w[i]。 对于实现,一般采用一个二维数组(状态转移矩阵)dp[i][j]来记录各个子问题的最优状态,其中dp[i][j]表示前i个物体面对容量j背包的最大价值。

下面给出 0-1 背包的基本实现,时间复杂度为O(N*V),空间复杂度也为O(N*V),初始化的合法状态很重要,对于第一个物体即f[0][j],如果容量 j 小于第一个物体(编号为 0)的重量,则背包的最大价值为 0,如果容量 j 大于第一个物体的重量,则背包最大价值便为该物体的价值。为了能单步验证每个状态的最优解,程序最后将状态转移矩阵的有效部分输出到了文件。 代码如下:
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 
/* 0-1背包 版本1
 * Time Complexity  O(N*V)
 * Space Complexity O(N*V)
 * 设 V <= 200 N <= 10
 * 状态转移方程:f(i,v) = max{ f(i-1,v), f(i-1,v-c[i])+w[i] }
 */
 
int maxValue[11][201]; /* 前i个物体面对容量j的最大价值,即子问题最优解 */
int weight[11];
int value[11];
int V, N;
 
void main()
{
    int i, j;
    scanf("%d %d",&V, &N);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weight[i],&value[i]);
    }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0; j <= V; ++j) /* 容量为V 等号 */
        {
            if(i > 0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i][j] = maxValue[i-1][j];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i]) /* 等号 */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maxValue[i-1][j-weight[i]] + value[i];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i][j] = ( tmp > maxValue[i][j]) ? tmp : maxValue[i][j]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else   /* 数组第0行赋值 */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0])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0][j] = value[0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
    printf("%d",maxValue[N-1][V]);
 
    /* 重定向输出结果到文件 */
    freopen("C:\\dp.txt","w",stdout);
    for(i = 0; i <= N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0; j <= V; ++j)
        {
            printf("%d   ",maxValue[i][j]);
        }
        printf("\n");
    }
 
}

测试用例:

10 3
3   4
4   6
5   7

0-1 背包使用滚动数组压缩空间

所谓滚动数组,目的在于优化空间,从上面的解法我们可以看到,状态转移矩阵使用的是一个 \(N\times V\) 的数组 在求解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发现,当前状态只与前一状态的解有关,那么之前存储的状态信息已经无用了,可以舍弃的,我们只需要空间存储当前的状态和前一状态,所以只需使用\(2\times V\)的空间,循环滚动使用,就可以达到跟\(N\times V\)一样的效果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优化。 代码如下,我们可以在每轮内循环结束后输出当前状态的解,与上面使用二维数组输出的状态转移矩阵对比,会发现是一样的效果,重定向输出到文本有助加深理解。
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 
/* 0-1背包 版本2
 * Time Complexity  O(N*V)
 * Space Complexity O(2*V)
 * 设 V <= 200 N <= 10
 * 状态转移方程:f(i,v) = max{ f(i-1,v), f(i-1,v-c[i])+w[i] }
 */
 
int maxValue[2][201]; /* 前i个物体面对容量j的最大价值,即子问题最优解 */
int weight[11];
int value[11];
int V, N;
 
void main()
{
    int i, j, k;
    scanf("%d %d",&V, &N);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weight[i],&value[i]);
    }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0; j <= V; ++j) /* 容量为V 等号 */
        {
            if(i > 0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k = i & 1;    /* i%2 获得滚动数组当前索引 k */
 
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k][j] = maxValue[k^1][j];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i]) /* 等号 */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maxValue[k^1][j-weight[i]] + value[i];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k][j] = ( tmp > maxValue[k][j]) ? tmp : maxValue[k][j]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else   /* 数组第0行赋值 */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0])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0][j] = value[0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
    printf("%d",maxValue[k][V]);
 
    /* 重定向输出结果到文件 */
    freopen("C:\\dp.txt","w",stdout);
    for(i = 0; i <= 1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0; j <= V; ++j)
        {
            printf("%d ",maxValue[i][j]);
        }
        printf("\n");
    }
 
}

这种空间循环滚动使用的思想很有意思,类似的,大家熟悉的斐波那契数列,\(f(n) = f(n-1) + f(n-2)\),如果要求解 \(f(1000)\),是不需要申请 1000 个大小的数组的,使用滚动数组只需申请 3 个空间 \(f[3]\) 就可以完成任务。

0-1 背包使用一维数组

使用滚动数组将空间优化到了 \(2\times V\),在背包九讲中提到了使用一维数组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,个人认为这也是滚动思想的一种,由于使用一维数组解 01 背包会被多次用到,完全背包的一种优化实现方式也是使用一维数组,所以我们有必要理解这种方法。 如果只使用一维数组\(f[0\dots v]\)\(v\)\(V\)\(0\)),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:第i次循环结束后\(f[v]\)中所表示的就是使用二维数组时的\(f[i][v]\),即前i个物体面对容量v时的最大价值。

我们知道 \(f[v]\) 是由两个状态得来的,\(f[i-1][v]\) \(f[i-1][v-c[i]]\),使用一维数组时,当第 i 次循环之前时,\(f[v]\) 实际上就是 \(f[i-1][v]\), 那么怎么得到第二个子问题的值呢?

事实上,如果在每次循环中我们以 \(v=v\dots 0\) 的顺序推 \(f[v]\) 时,就能保证 \(f[v-c[i]]\) 存储的是 \(f[i-1][v-c[i]]\) 的状态。状态转移方程为:

f(v) = max{ f(v), f(v-c[i])+w[i] }     v = V...0; 

我们可以与二维数组的状态转移方程对比一下

f(i,v) = max{ f(i-1,v), f(i-1,v-c[i])+w[i] }

正如我们上面所说,\(f[v-c[i]]\) 就相当于原来 \(f[i-1][v-c[i]]\) 的状态。如果将 \(v\) 的循环顺序由逆序改为顺序的话,就不是 01 背包了,就变成完全背包了,这个后面说。这里举一个例子理解为何顺序就不是 01 背包了

假设 有物体\(z\)容量2,价值\(v_z\)很大,背包容量为5,如果\(v\)的循环顺序不是逆序,那么外层循环跑到物体\(z\)时,内循环在\(v=2\)时,物体\(z\)被放入背包,当\(v=4\)时,寻求最大价值,物体\(z\)放入背包,\(f[4]=max{f[4],f[2]+v_z}\),这里毫无疑问后者最大,那么此时\(f[2]+v_z\)中的\(f[2]\)已经装入了一次物体\(z\),这样一来该物体被装入背包两次了就,不符合要求,如果逆序循环\(v\),这一问题便解决了。

代码如下,为了加深理解,可以在内循环结束输出每一个状态的情况到文本中,会发现与使用二维数组时的状态转移矩阵都是一样一样的。
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 
/* 0-1背包 版本3
 * Time Complexity  O(N*V)
 * Space Complexity O(V)
 * 设 V <= 200 N <= 10
 * 状态转移方程:v = V...0; f(v) = max{ f(v), f(v-c[i])+w[i] }
 */
 
int maxV[201];    /* 记录前i个物品中容量v时的最大价值 */
int weight[11];
int value[11];
int V, N;
 
void main()
{
    int i, j;
    scanf("%d %d",&V, &N);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weight[i],&value[i]);
    }
    /*
     * 对于第i轮循环
     * 求出了前i个物品中面对容量为v的最大价值
    */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/*
         * 内循环实际上讲maxV[0...v]滚动覆盖前一轮的maxV[0...V]
         * 可输出对照使用二维数组时的情况
         * j从V至0逆序是防止有的物品放入背包多次
        */
        for(j = V; j >= weight[i]; --j)   /* weight > j 的物品不会影响状态f[0,weight[i-1]]  */
        {
            int tmp = maxV[j-weight[i]]+value[i];
            maxV[j] = (maxV[j] > tmp) ? maxV[j] : tmp;
        }
    }
    printf("%d",maxV[V]);
}

可以看出,使用一维数组,代码非常简练。

0-1 背包恰好背满

01 背包中,有时问到“恰好装满背包”时的最大价值,与不要求装满背包的区别就是在初始化的时候,其实对于没有要求必须装满背包的情况下,初始化最大价值都为 0,是不存在非法状态的,所有的都是合法状态,因为可以什么都不装,这个解就是 0,但是如果要求恰好装满,则必须区别初始化,除了 \(f[0]=0\),其他的 \(f[1\dots v]\) 均设为 \(-\infty\) 或者一个比较大的负数来表示该状态是非法的。 这样的初始化能够保证,如果子问题的状态是合法的(恰好装满),那么才能得到合法的状态;如果子问题状态是非法的,则当前问题的状态依然非法,即不存在恰好装满的情况。 代码如下:
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 
int maxV[201];    /* 记录前i个物品中容量v时的最大价值 */
int weight[11];
int value[11];
int V, N;
 
void main()
{
    int i, j;
    scanf("%d %d",&V, &N);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weight[i],&value[i]);
    }
    for(i = 1; i <= V; ++i)  /* 初始化非法状态 */
    {
        maxV[i] = -100;
    }
 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V; j >= weight[i]; --j)
        {
            int tmp = maxV[j-weight[i]]+value[i];
            maxV[j] = (maxV[j] > tmp) ? maxV[j] : tmp;
        }
    }
}

0-1 背包输出最优方案

一般来讲,背包问题都是求一个最优值,但是如果要求输出得到这个最优值的方案,就可以根据状态转移方程往后推,由这一状态找到上一状态,依次向前推即可。 这样就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,一种是==直接根据状态转移矩阵向前推==,另一种就是==使用额外一个状态矩阵记录最优方案的路径==,道理都是一样的。 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维数组,代码更为简练,这里不罗列,相关代码可以到这里下载。 代码如下:
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 
/* 0-1背包 输出最优方案 2 直接根据状态数组算
 * Time Complexity  O(N*V)
 * Space Complexity O(N*V)
 * 设 V <= 200 N <= 10
 * 状态转移方程:f(i,v) = max{ f(i-1,v), f(i-1,v-c[i])+w[i] }
 */
 
int maxValue[11][201]; /* 记录子问题最优解 */
int weight[11];
int value[11];
int V, N;
 
void main()
{
    int i, j;
    scanf("%d %d",&V, &N);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weight[i],&value[i]);
    }
    for(i = 0; i < N; ++i)
    {
        for(j = 0; j <= V; ++j)
        {
            if(i > 0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i][j] = maxValue[i-1][j];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i]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mp = maxValue[i-1][j-weight[i]] + value[i];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i][j] = ( tmp > maxValue[i][j]) ? tmp : maxValue[i][j]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else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if(j >= weight[0])
                    maxValue[0][j] = value[0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 
    printf("%d\n",maxValue[N-1][V]);
 
    i = N-1;
    j = V;
    while(i >= 0)
    {
        if(maxValue[i][j] == maxValue[i-1][j-weight[i]] + value[i])
        {
            printf("%d ",i);
            j = j - weight[i];
        }
        --i;
    }
}

01 背包是背包问题的基础,加深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动手写一下,然后对照最终的状态转移矩阵一一比对。

转载于 :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tham/p/6827172.html

例题

采药

采药

//Author:PhilFan;
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cstdio>
#include<cstring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f[105][1005];
int t,m,tm[1005],w[1005];
int main()
{
    cin>>t>>m;
    for(int i = 1; i <= m; i++){
        scanf("%d %d",&tm[i],&w[i]);
    }
    for(int i = 1; i <= m; i++){
        for(int j = 1; j<= t; j++){
            if(j>=tm[i])
                f[i][j]=max(f[i-1][j],f[i-1][j-tm[i]]+w[i]);
            else f[i][j]=f[i-1][j];
        }
    }
    cout<<f[m][t];
    return 0;
}